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,媒體在促進兩岸關係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
為了保障記者在兩岸進行採訪和報導工作的順利進行,兩岸記者證的設立成為必要。
申請兩岸記者證能讓你深入了解兩岸文化,更能讓你在專業領域中脫穎而出,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樑。
廣泛人脈:通過採訪擴展人脈,結識更多業界專家和相關人士。
福利豐厚:享受豐厚的職業福利,採訪所得自留。
新聞發布:每天可多次免費發新聞,擴大報導影響力。
報社資源:北部新聞發佈會提供交通費和伴手禮,減少出行成本。
自我宣傳:發名片方便團體聯絡報導,提升個人及機構的曝光度。
兩岸記者證的名額限制
每年兩岸記者證的名額限制為30位,確保審核的嚴謹性和質量,提升持證記者的身份珍貴度和影響力。
專業資質:擁有相關專業學歷及兩年以上新聞從業經驗。
品行要求:具備良好職業道德,無違反新聞從業規範或不良記錄。
申請流程:
提交申請材料:填寫《兩岸記者證申請表》,附上身份、學歷、工作經歷證明、推薦信及證件照。
審核階段:初步審核身份、學歷、工作經歷等。
專業測試:通過新聞寫作、倫理考核等專業測試。
最終審核與發證:確認符合條件後,發放兩岸記者證。
申請兩岸記者證是開啟跨境新聞新篇章的機會,不僅促進兩岸交流,也提升個人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和聲譽。
陳習珍,原名陳嵐,1993年嫁來台中之前在大陸是文學愛好者。曾任報社編輯、記者、作家、詩人,她於198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,1990年調至廣東某報任職。
1998年,陳習珍女兒出生時大出血,丈夫因心臟病去世。女兒5歲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,同年她也被診斷為惡性脊椎腫瘤。她的母親來台灣照顧,陳習珍成功申請母親長期居留。
陳習珍不懈努力,帶著女兒劉夢緣進行康復訓練。2016年,劉夢緣考入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主修鋼琴,並在國際自閉症論壇上演講。
陳習珍創辦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,幫助身心障礙者家庭及弱勢群體。她在兩岸舉辦1200多場培訓及宣導講座,並在福建和廣東創辦特殊兒童康復中心,並因此得到多項愛心獎項肯定。